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一、四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在这场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灾
一、四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在这场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
A.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转移到农家保护
C.移入其它大熊猫基地 D.移入裸子植物园
2.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汶川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被楼板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主动要求为林晓献血,下面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3.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许多重伤员需要输血治疗,奉献一份爱心,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是每一位健康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有关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B.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输血时血型不符能造成血液凝固
4.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A.主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动脉
5.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人民日报》于5月18日介绍了地震灾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见下图。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图A告诉我们,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 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
(2)依图B可知,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
(3)图C告知:疫情一旦发生,对发生疫情的 区要采取强制 措施,提高疫病免疫率。
6.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向灾区调拨了大批防疫物资,抽取了大批卫生防疫人员实施灾后防疫,防疫专家们也特别提出了十大防疫注意事项,以防止“大灾过后必有大疫”。目前无聚集性病例发生。
(1)地震后,灾区严重缺乏清洁饮用水。一般情况下,水源污染最多的是因为大肠杆菌污染所导致的,大肠杆菌与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是 。
(2)防疫专家指出,要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后要洗手,严防病从口入,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参加救援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卫生防疫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以便使机体产生相应的 ,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7.汶川地震发生后两周,抢救被困人员生命的工作也渐渐接近尾声。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温家宝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强调要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据悉,地震造成的大批死亡畜禽会孳生大量病原微生物,这就为许多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控制疫情的发生,卫生部门抽调了许多防疫专业人士前往灾区。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防疫人员向人员密集地区的生活用具和垃圾上喷洒药物,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___________。
②国家卫生部第一时间提供了上百万支传染病疫苗,免费给灾民注射,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了加强卫生防疫外,灾后的心理辅导也是非常必要的。假如你是心理辅导人员,你会如何帮助灾区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在这场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请你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答抗震救灾中对伤员的救援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______系统的畅通,只有该系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2)某伤员李某被救山时下肢动脉正在出血,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______处用止血带止血。
(3)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______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食用少量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持体内的______供给。
9.四川汶川中,死伤惨重,但人民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从废墟中英勇救出了不少群众,由于被困或被压时间过长,伤者大都出现组织坏死,严重肾衰竭的症状。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伤者受横梁砖块所压处,血液所输送的______气和_______不能输送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所产生的_______等废物不能运出体外,因而会造成组织坏死。
(2)肾衰竭的产生是由于血液流经肾单位时_______和_______的滤过作用发生严重障碍,导致血液中的废物大量聚集,肾脏无法正常工作。
(3)刚被救出的人一般要立即点滴医用氯化钠,它的浓度是 ,因为这样的浓度和人体内的液体浓度一致,避免了输液时发生事故。
(4)救援过程中,被困者要尽量少说话,保持平静,这主要是为了降低 作用,从而降低体内 的分解,保持体能。该生理过程主要在细胞的 内进行。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1)深埋 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3)受威胁区免疫(或接种)
6.(1)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 特异性
7.①切断传播途径 ②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免疫 ③答案合理即可。如:倾听、关心、安慰等。
8.(1)呼吸 (2)近心端 (3)右心房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4)水 能量(或营养物质)
9.(1)氧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2)肾小球 肾小囊 (3)0.9% (4)呼吸 有机物 线粒体
二、冰雪灾害
2008年冬天成为我国21年来最冷冬天。2008年1月11日至2月14日,全国平均气温为-7.6℃,比常年同期偏低2.5℃,为历史同期次低值,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
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冰雪天气。东洞庭湖16万只候鸟无处觅食,饥寒交迫,生命垂危。冰灾过后,经湖南省林业厅多次监测,候鸟并无大面积死亡,种群正常。这与鸟类本身的结构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有关。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鸟类的哪些结构特征能让它在寒冷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而恒定的体温?
① ,可保温。
② ,呼吸能力强,供氧足。
③ ,产能多。
2.为抵抗持续的低温,鸟类的耗氧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比较
3.假如你是鸟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候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
参考答案:
1.①被覆羽毛 ②体内有气囊
③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每搏次数多,心脏有四腔,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2.A
3.①定时、定点人工投食(如玉米、稻谷等)②建立临时避寒站(所)
③加强人工巡湖,防止捕猎,对冻伤候鸟及时救治
本文标题:初三生物复习资料:2009年初中生物中考社会热点问题题型透视
本文链接://www.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2532.html
2025年广西南宁中考考试时间为6月24日-27日01-10
关注!2025年河北中考题型新变化!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