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气 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天气、气候、气温、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气温测定的基本方法;掌握大气的受热及海陆受热的差
气 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天气、气候、气温、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气温测定的基本方法;掌握大气的受热及海陆受热的差异等原理。
2.通过学习有关气温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大气热状况的方法。
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天气、气候、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大气受热原理,难点是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气候现象。
教学用具 自制投影片:①日平均气温;②×地×月日平均气温统计表;③大气受热示意图。
实验(可选作):沙与水的受热与冷却。用具:两个聚光灯(或台灯)配200瓦灯泡,两个玻璃器皿、水、沙土、温度计、计时器。
教学提纲
气 温
一、天气与气候
二、气温与气温测定
1.气温与气温测定
2.平均气温与气温极值
三、大气的受热原理和气温的垂直变化
四、水陆受热的不同
教学过程
引人新课 我们日常听到的“天气预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气温、阴晴、风力等。)
天气预报是预报每天的天气状况,与我们说的气候有什么不同呢?
[指导同学阅读] 读教科书第41页,做练习“想一想”
[教师总结] 天气和气候都是描述某地区的大气状况。但时间长短不同。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如阴晴、冷热。气候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平均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和综合。
我们研究和认识世界各地的气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认识。今天先来讲述气温。
气温(板书)
一、天气与气候(板书)
二、气温与气温测定(板书)
你知道什么是气温吗?气温是怎么测定的?
1.气温与气温测定
[教师讲述] 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大气的冷与热,也就是说,大气是有温度的。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如4℃读作四摄氏度,-5℃读作零下五摄氏度。
[提问] 测定气温要使用什么工具?(温度计)
本文标题:七年级地理教案:气 温
本文链接://www.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7144.html
2025年广西南宁中考考试时间为6月24日-27日01-10
关注!2025年河北中考题型新变化!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