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手机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中考生物知识点整理:骨骼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3-03 23:23:4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  2。解释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

  2。解释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模型、挂图等各种直观教具的观察,及观察后的演讲,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习惯和表达能力。

  2。通过归纳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1。自觉养成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3。小组观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人体主要的骨的名称,人的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人的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讲述时,首先让学生区分骨与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具体的叫骨,如肱骨;多块骨通过一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如脊柱。接着指出:人体的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关于骨胳的组成,从调动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角度,建议采用自学的方法:先让学生对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体组成情况表配合观察,一边观察图中主要骨的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人体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观察完毕后,教师每组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指着人体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的名称,并给评分,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对知识的识记的效果。

  人的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对人体有了清楚的认识后,继续让学生观察的模型,并提出观察问题:(1)脊柱的正面和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2)观察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3)足有什么特点?这些对于人体直立行走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了解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和下肢比上肢粗壮及形成足弓这些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再分别讲述它们的生理意义。如联系脊柱弯曲异常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发育、体力和体态,说明脊柱四个生理弯曲可以增加脊柱本身的弹性,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有利于维持身体平衡。

本文标题:中考生物知识点整理:骨骼

本文链接://www.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7525.html

中考必备相关文章更多>
学校信息更多>
  • 性质:
  • 类型:
  • 招生对象:
  • 学校地址:

快速咨询通道

请选择想要咨询的问题:
地区:
姓名:
电话:

升学指导

手机扫一扫 添加客服

在线预报名

加入群聊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群

公众号

扫码获取,最新消息

合作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