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天气和气候 [课 题]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教学目的]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
天气和气候
[课 题]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教学目的]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3.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
4.学会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1.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 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3.天气和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具准备]
1. 近期的卫星云图录像及自制的天气预报软件。
2. 自制天气符号的幻灯片。
3. 反映各地气候差异的幻灯片。
4. 扫描课文中8幅图例制成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教学
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
学法指导
导入新课:放一组运动着的地球影片(包括自转和公转)及打出4张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幻灯片,让学生自己来讲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师配合朗读课文的引言部分: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在这里孕育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严寒酷暑,干旱洪涝,……我们既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又遭受着灾害性天气的侵扰。
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规律,一直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在这风云变幻之中去探索并揭示气候现象的真实面目吧。
(板书)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教师讲述:
提问:
1. 厦门这二天的天气特点?
总结回答:(视当天的天气情况而定)
厦门的气候特点?
总结回答:长夏无冬,秋春相连。
2.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板书)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板书)一、天气
在屏幕中打出课文中清晨上学所碰到的四种天气情况不同感受。老师提问:每天清晨,当你背上书包走出家时,你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天气状况。
教师总结天气的概念。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如晴、雨、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特点:多变。
什么是气候呢?
(板书)二、气候:指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稳定性。
提问: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时间长短不同。
2.天气时刻在变,具有即时性,易变性;气候较为稳定,
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稳定性。
巩固练习:根据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分辨以下几句话中哪些是说天气,哪些是说气候的。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A.天气 B.气候
2.昆明四季如春。 ( )
A.天气 B.气候
3.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
A.天气 B.气候
4. 在未来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 )
A.天气 B.气候
5.请同学大家讨论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有何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又如何来影响天气的?
提问:这两天厦门的气候什么样?这种问法对吗?
教师总结:不对,天气是指短时间,气候是指长时间的。
导入:同学们,我们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查阅资料,电脑上网等等,但如果我们要了解某个地区具体某天的天气状况,就必须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 (板书)三、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等。
1.卫星云图(板书)
播放近期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前的卫星云图。提问:谁会看卫星云图?强调: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的程度愈浓,云层越厚,降水强度就愈大。
(过渡)学会看卫星云图后,要学会看天气预报图,要想看懂天气预报图,必须学会识别天气符号。
2.天气符号(板书)
打开幻灯片,显示常用的符号。
强调识别:
(1)阳、阴,多云,降雨,台风、降雪、霜冻、
(2)浮尘,扬尘,沙尘暴,强沙暴
(3)风力的表示:1)风杆,风尾,风旗的认识;2)风的来向就是风向,即在风杆上标有风尾,风旗的一端,如 表示东风, 表示北风。3)风级的表示方法,即每一道风尾表示风为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东北风力6级,
本文标题:初一地理教学教案:天气和气候
本文链接://www.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9702.html
2025年广西南宁中考考试时间为6月24日-27日01-10
关注!2025年河北中考题型新变化!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