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火山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了解我国主要地震区的分布和原因,并初步了解有关地震监测、预报和抗御地震灾害的常识;了解我国火山的分布。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正确理解和对待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态度和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地震区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能正确对待地震灾害。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具 投影片(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图)、中国地形挂图。
课时 1课时。
讲授提纲
一、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
1.从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图看
2.从历史上的地震记录看
二、我国主要地震区
三、地震的抗御
1.地震的监测和预测
2.减轻地震灾害的办法
四、火山的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 我国地形的特点有哪些?你能用板块构造的道理说明这些特点的成因吗?(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
[教师归纳] 正像同学们所说,我国地形的特点与板块之间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疆域地处亚欧板块的东南部,其南临印度洋板块,其东有太平洋板块。从东、南两侧受到挤压,因而使我国疆域内的板块断裂破碎,就形成我国地形复杂的特点。特别是印度洋板块对亚欧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了青藏高原。而我国大部分领土正在这高原的东侧,才形成了西高东低阶梯分布的地势。同时,在与东侧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使我国地形更复杂。而且还影响着我国的地震区与火山的分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我国地震和火山的知识。
学习新教材
一、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板书]
[提问] 为什么说我国是多震的国家?你能从板块运动和世界地震、火山带的分布图上说明“我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吗?(展示“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震、火山带分布图”,让学生在明确我国的大致范围后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 正是由于我国处在几大板块相互挤压的集中地区,地壳很不稳定,特别是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地震带)都经过我国境内,所以我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
[阅读课文] 指导学生读课本23页“多地震的国家”一节课文。
[过渡] 可见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但是,我国地震常发地区主要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