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069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4-07 14:45:49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教材内容详解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知道五带界线、范围及光照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球运动仪演示,说明地球自转公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从而树立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

  快乐点击

  1.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的更替。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一半。因此被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下图中的虚线是昼与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是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方的时刻早。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2.地球的公转

  (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

  (4)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5)产生地理现象: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倾斜度是不变的,而且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当太阳直射在这一纬线上时,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南移动。所以北纬23.5°这条纬线,这条纬线被称为北回归线。当太阳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在北纬66.5°以北和南纬66.5°以南的地区,会出现一天中太阳不升(极夜)或不落(极昼)的现象,所以,把这条纬线分别称为北极圈和南极圈。

  南半球季节变化与北半球相反,3、4、5月是南半球秋季,6、7、8三个月是南半球的冬季,9、10、11三个月是南半球春季,12、1、2三个月是南半球的夏季。l月份当我们放寒假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放暑假,7月份当我们放暑假时,澳大利亚放寒假。

  北纬40°地区的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图

  3.五带的划分

  (1)划分的依据

  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的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2)五带的特征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级圈之间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地区

  有直射阳光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

  获得热量多气候终年炎热得到热量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季节变化明显获得热量少,气候终年寒冷

  大多数月均温在20℃以上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大多数月均温在0℃以下

  (3)回归线的纬度数为23.5°,极圈的纬度数为66.5°,两数之和为90°。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热点考点聚焦

  命题方向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范围的特点,与此有关的活动安排、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规划重大工程,既是社会热点,又是命题热点。太阳光照图与经纬网联系考查题较多。

  考点主要有:地球自转特点及昼夜更替,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昼夜长短、四季变化、地球上五带。

  【例1】(2003•淄博)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半球划分、五带划分及经纬网有关知识。东西半球界线为20°W、160°E,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则经度为160°E,排除B、C。前为热带,后为温带可断定经度为23.5°S,排除A,答案为D。

  答案:D

  此题联系实际、结合图考察半球及五带界线。

  【例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现象。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现象对比如下:

  ①自转是地球围绕地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②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和季节的变化。

  ③地球的运动是一种复合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时。

  答案:C

  金钥匙:通过解答本题能够使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种类、各自特点和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

  典型例题剖解

  【例1】 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A.昼夜交替

  ①地球自转 B.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地球公转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剖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不发光的球体,因此,被阳光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之分;地球自转,昼夜交替产生;地球自转自西向东还会使人们视觉上出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

  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和公转的轨道平面保持66.5°的夹角,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

  因此,与自转相关的是昼夜交替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与公转相关的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更替。

查看相似文章
来源:本篇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请尽快与小编联系,谢谢您的合作!
文章类别:初中升学网 > 中考必备 > 中考地理 >
文章标题:初一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069
本文地址://www.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2223.html
 
更多>中职院校文章
学校信息
  • 初中升学网
  • 联系人初中升学网(先生) 
  • 地区四川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最新中职院校信息
中职院校专业
幼儿教育与管理
  • 幼儿教育与管理
  • 培养具备全面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强的教育心理科学素养,能在各种儿童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广播电视和图书出版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铁道运输
  • 铁道运输
  • 培养面向铁路、城市地下铁路、轻轨及大型厂矿企业的轨道交通运输部门,从事行车指挥、调度、货运组织、客运组织等运输一线工作的中级技术专门人才。

会计
  • 会计
  • 培养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 培养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艺术综合素质和必备的展示设计实施能力,能以现代设计理念和运用现代化设计手段,具有独立完成各类会展设计、人文场馆、商业空间的设计、制作与管理的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级护理
  • 高级护理
  • 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和管理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的一门专业课程。 高级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医院中,护理人员按技术职务可分为初级技术职务:护士、护师;中级技术职务:主管护师;高级技术职务: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等三个层次。高级护理专业培养的便是护师。

汽车制造与维修
  • 汽车制造与维修
  • 培养专业特长明显,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责任心强,能在汽车制造、装配、调试、试验、质量控制、车身匹配、班组管理及技术管理等岗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计算机及应用的技术开发与推广能力的实用技术人才。

服装设计
  • 服装设计
  •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服装CAD、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排料与推板、服装立体裁剪、服装专业英语、时装画技法、时装画基础、服装配色与图案设计、专业实训等课程。服装设计专业培养从事服装制板、推板、生产、管理、经营等一线工作,能应用所学的服装知识,解决服装生产和管理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服装设计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服装市场信息的捕捉能力,服装制板、推板的技术能力,服装工艺流程的设计能力,组织生产的管理能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