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北地理中考会考专题复习系列资料
——天气与气候复习测试(教师版)
[重要考点例题解读]
[例1]: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图乙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城市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B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读图与实际运用能力,③、④在热带,月平均气温大多数应在20℃以上,显然不符合题意。①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显然不符合图。最符合图甲的应为②。
[例2] 读下列某地月平均气温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月份123456
气温(℃)-20.1-15.8-6.05.813.919.7
月份789101112
气温(℃)23.321.614.35.6-6.7-16.8
(1)该地所在地区可能为( )
A.北半球热带B.南半球热带
C.北半球的陆地上D.南半球的海洋上
(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
A.20.1B.23.3C.16.8D.43.4
(3)该地区的夏季包括的月份是( )
A.12、1、2B.6、7、8 C.9、10、11D.3、4、5
[答案] (1)C (2)D (3)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搜集、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由最高月平均气温在7月23.3℃,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月-20.1℃,可判定该地在北半球陆地上。气温年较差为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为43.4℃。北半球夏季应为6、7、8月。
[例3] 读等温线图,已知等温线上的数值由北向南递增,则该图表示的是 半球等温线图,且A点气温 (大于、等于、小于)B点的气温。
[答案] 北 大于
[解析] 由于该图中等温线上的数值由北向南递增,可先在图边标出适当的数字,有助于分析,这样就明显地看出越向北气温越低,可推知这是北半球等温线图。就标上的数值可以看出,A点气温高于20℃,B点低于20℃,所以A点气温一定大于B点的气温。
[例4] 下列地区,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
A.回归线两侧的大陆西岸
B.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
C.两极地区
D.温带地区的内陆地区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三多三少”即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温带地区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例5] 一般条件下,在中纬度大陆东部,单位体积的空气所含的水汽在 (季节)最多。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中纬度大陆东部属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的地区,夏季多雨的主要原因一般是由于盛行来自海洋的东风,风由于来自海洋,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就比较多。
[例6] 下列语句不是反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的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答案] C
[解析] 此题将文学语言、地理术语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结合在一起,立意新颖。是一道跨学科综合题,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西岭为何有千年不化的积雪?人间(平原地区)为何四月时花已开尽,而山上寺庙中的桃花才刚开放?一座高山为何有四个季节?这些都是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我国南方春天来临,春色正浓,而此时北方梅花盛开,正值冬季,这里由于受纬度因素影响,北方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较低。
[专题复习评价测试]
一、选择题
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城市天气图,回答1~2题:
1.该地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居多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发生的季节,从图中可知应该是3、4、5月,也就是春季。
2.造成该地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现象严重的原因除了与北方土地沙漠化有关外,还与下列哪种天气有关( )。
A.雷B.霜冻C.干旱D.洪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的原因与哪些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3.下面是某地区等温线分布图,由图可得出( )。
A. a>b>c B.a
C.一定是7月份前后D.一定是1月份前后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的推理和探索能力。a、b、c等温线不确定,可代入数值:假设a:10℃,b:20℃,c: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