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课题:1、认识地球 2、世界的海陆分布 3、世界的地形 4、海陆变迁
毕业会考考试标准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的形状;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5、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自主学习:]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它是人类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注:结合P16 2–6 的地球仪识记)
三、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
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定义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特点形状半圆圆(极点除外)
长度相等不相等
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度数划分经度的划分以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E),共0°—180°;向西为西经(W),共0°—180°纬度的划分以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N),共
0°—90°;赤道以南为南纬(S),
0°—90°
2、(1)高、中、低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经度: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为0°经线,或叫本初子午线。
[课堂练习:]
2、读下列两幅经纬网图,回答问题:(7分)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 F________
(2)判断方向:
A点在D点的_______方向,F点在H点的________方向
(3)图中各点,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
(4)请把图中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描出来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毕业会考考试标准
1、运用地图和数据叙述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叙述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即“七分为海洋,三分为陆地”。
2、七大洲:
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2)、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
跨经度最广的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洲是南极洲;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亚、欧、北美三洲围绕北冰洋(三洲围一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围绕南极洲(三洋围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