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
知识目标:
1、能够利用资料分析巴西的人文特色,说明巴西是一个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及主要气候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知道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能力目标:
1、认识殖民统治对巴西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2、学会综合分析自然、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说明巴西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对比巴西与印度,巴西与澳大利亚,掌握比较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认识巴西,尊重多民族的巴西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通过了解巴西经济发展的成就,进一步明确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建立和发展独立民族经济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
学习重点、难点:
1.巴西人种构成特征;
2.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推荐相关网址或参考资料。
学生:有条件的搜集有关巴西的资料。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读图、对比等教学方法。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根据世界杯足球赛中,巴西多次获得冠军。人们常把巴西足球称为“桑巴足球”,在本季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中巴西期待好成绩,且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行,引出足球王国,从地理的角度了解巴西基本概况
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导入新课,足球文化在巴西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第二节巴西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同时呈现问题:巴西位置特点,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地形区,重要河流
学生:1、读巴西在世界位置图: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主要位于南半球,热带面积广大;
2、海陆位置:位于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邻国位置:10个陆地邻国。
3、读巴西地形图和气候图:亚马孙平原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气候主要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多媒体展示表格让学生抢答
位置巴西北部巴西南部
地形名称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4、多媒体展示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景观图
师生共同总结:巴西一个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
教师:巴西不仅是一个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而且还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多媒体展示如下图片世界面积和人口前六位的国家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对巴西位置、面积、人口等资料的分析,巴西是一个
1.国土广大人口过亿的热带国家(板书)
教师多媒体展示:巴西的人种构成图和卞卡全家福图片。
教师提问:这两幅图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可让学生到黑板前讲解
学生分析:由于欧洲殖民者的侵入,大量黑人奴隶的到来,而且早期的欧洲西班牙、葡萄牙移民很少种族偏见。因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互相通婚,像他们的后代很多人成为了混血种人。
民族大熔炉缩影(板书)
教师引申:种族的融合,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发展,使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同时也打下了殖民统治的深深烙印。
教师指导:教材P92“活动”第2题。
学生阅读:阅读教材P92中A、B、C三个图文资料,解释这些资料说明的问题。
教师举例: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通过前面各章节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区域地图的读图分析的方法和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从图中读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综合分析纬度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抢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及时给予鼓励
设置情境,对比巴西自然环境,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印象。
展示世界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图片,学生能够较快回忆和掌握。
本节内容是世界地理最后讲述的国家,归纳总结世界上面积和人口都位列前茅的国家,温故而知新。
学生看书讨论分析,增强参与、合作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图形展示,增强直观性,便于掌握。
学生到黑板前指图讲解(增强展示自我的信心,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读图归纳,增强探究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选择资料的能力,建立“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合作意识等。
课堂小结(略) 完成同步第一部分训练
承转:这部分我们知道了巴西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并且了解了它的开发历史和人种构成。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和2016年奥运会将在巴西举办,说明国力较强,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又有什么样的工农业特征?我们下面再来共同学习。可由学生总结这部分所学知识。
渗透时事地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教师提问:联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经济特征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追问:同样,欧洲殖民者侵入巴西后,会怎么样发展巴西的经济呢?巴西在早期的经济又会形成什么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