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④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 调查法的要求是:①明确调查目的。②明确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是①按照形态结构分类。②按照生活环境分类。③按照用途分类。
4、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的厚度是2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①营养物质。②阳光。③空气。④水。⑤适宜的温度。⑥一定的生存空间。
6、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是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
7、生物在适应环境时也影响环境。
8、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里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非生物成分是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具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最多的是植物,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动物越高等毒素含量就越多。
9、常用的实验仪器是放大镜和显微镜。显微镜中具有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光线强时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时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调节物像清晰度的结构是细准焦螺旋;显微镜下看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和反像。用眼观察时是左眼看、右眼睁;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意物镜避免物镜镜头与玻片相碰。污点出现的结构有三个,即目镜、物镜和玻片;视野不明亮的原因有:①同学挡住了光线,②物镜和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③反光镜的光线没有对好。若把视野中右上方图像移到中央,玻片标本要向右上方移动。
10、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中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