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历史西夏与北宋并立测试题及答案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5-08 23:26:49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同步测控

  教师导航

  ●要点导学

  1.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后周大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稳定了内部政局。但是在宋的辖区外,北边有劲敌辽朝和辽朝控制下的北汉,南方有吴越、南唐、南汉、后蜀等割据政权。宋太祖赵匡胤和其弟太宗赵光义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方略,用20年的时间平定了十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至此,安史之乱以来200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局面基本上结束了。

  北宋的统一,为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北宋的统一只是局部统一,在中国范围内,同时存在着辽、西夏、大理、吐蕃、西州回鹘、黑汗和以后的金、西辽等政权。直到元朝统一之前,始终处于宋辽或宋金两大政权对峙,更多的政权并存的局面,分裂状态并没有结束。

  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的原因:长期分裂战乱,人心向往统一。南方和中原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也要求消除成为障碍的割据政权。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战争,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为统一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宋太祖、宋太宗制定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有利于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从对手来看,南方割据政权国小力弱,又大都腐败,北方的辽国则陷入内乱不已、无暇外顾的困境,这都给北宋的统一战争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2.澶渊之盟

  内容:维持旧的边界状态,仍以白沟河为界;双方各守边界,不得相互侵犯;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尊萧太后为叔母;宋每年送给辽岁币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以屈辱的妥协和钱财换得了辽从中原撤军。

  影响:对辽来说,掩盖了当时不利的军事局面,以体面的形式从中原撤军,达到了掠夺的目的,并且以条约的形式固定每年获得中原的钱财。

  对北宋来说,尽管免除了战争,赢得了北方安定的局面,但政治经济代价高昂,政治上北宋签订了屈辱性的不平等条约,经济上背负了财政包袱,这必然要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但是这个条约从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来看,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双方长达百余年的稳定局面,有利于双方人民安定地生产、生活,有利于边境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北宋与辽、北宋与西夏之间的和战

  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之争,但战争仍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宋辽、宋夏的关系,虽然有战有和,但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推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都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辽和西夏也不例外,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都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长期融合,互相学习,各民族的发展对我国边疆地区特别是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问题探究

  问题1:建立过200多年辽王朝的契丹民族,自明朝以来突然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他们到哪里去了呢?这一直是一个令史学家困惑的历史之谜。这么一个显赫的民族,在改朝换代之际被斩尽杀绝了吗?如果没有,那么他们的后裔又在哪里呢?请你设计揭开契丹民族失踪之谜的方法,并思考,契丹民族哪儿去了?

  探究思路:探究的办法是很多的,例如,一种办法是搜寻相关文物,如墓葬、石刻、文物,第二种办法是作相关的社会调查,从语言、风俗、体貌特征、服饰等搜寻与之相似的民族,第三,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第四,通过DNA鉴定等。结论: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频繁征兵,能征善战的契丹人被征召殆尽,他们被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着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人作为民族存续了下来,有的好比扔在大海里的一块冰,被当地人同化了。

  问题2: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北宋有100多万庞大的军队,而辽、西夏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经济科技都远远落后于北宋,北宋在对辽、对西夏的战争中却屡战屡败,一直被人们称为“弱宋”,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思路:北宋屡战屡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军事制度的失误。为防止出现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局面,北宋实行“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要兵力放在对内的镇压上,军队数量虽然很多,但战斗力不强。

  二、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为防止武人专权,军队将领受到各种牵制,兵将分离,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三、统治集团的腐朽。统治集团内部往往分为主战派和主降派,皇帝大多昏庸,当少数民族入侵时,主战派往往占上风,当危机过后,主降派又占了上风,主战派被赶出朝廷。

  四、阶级矛盾尖锐。到北宋中期以后,出现了严重的“冗官、冗兵、冗费”局面,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北宋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屡屡失败。

  ●精题精讲

  例1 澶渊之盟的议定地点澶州就是今天的

  A.河南开封B.河南濮阳C.安徽合肥D.安徽芜湖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今空间概念的迁移能力。对照教材《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可知澶州是今天的河南濮阳。河南开封当时称东京。

  答案:B

  绿色通道: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必然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古今地名的变化。对于古代史上的重要地名,要很好地利用地图进行对照,以确定其正确方位,以防张冠李戴。特别是有的地名在不同时期名称不同,如现在的北京,历史上曾被称为蓟、燕京、涿郡、南京、中都、大都、京师、北平等;还有的是古今地名相同,但地点不同,如东京,现在的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中国历史上开封曾经一度被称为东京,辽一度称现在的北京为南京,等等,在学习时一定要认真加以区分。

  例2 (2005年广西中考)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史实的掌握。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签订的盟约,此后,双方结束战争状态,迎来和平的局面。

  答案:A

查看相似文章
来源:本篇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请尽快与小编联系,谢谢您的合作!
文章类别:初中升学网 > 中考必备 > 中考历史 >
文章标题:初一年级历史西夏与北宋并立测试题及答案
本文地址://www.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6512.html
 
更多>中职院校文章
学校信息
  • 初中升学网
  • 联系人初中升学网(先生) 
  • 地区四川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最新中职院校信息
中职院校专业
幼儿教育与管理
  • 幼儿教育与管理
  • 培养具备全面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强的教育心理科学素养,能在各种儿童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广播电视和图书出版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铁道运输
  • 铁道运输
  • 培养面向铁路、城市地下铁路、轻轨及大型厂矿企业的轨道交通运输部门,从事行车指挥、调度、货运组织、客运组织等运输一线工作的中级技术专门人才。

会计
  • 会计
  • 培养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 培养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艺术综合素质和必备的展示设计实施能力,能以现代设计理念和运用现代化设计手段,具有独立完成各类会展设计、人文场馆、商业空间的设计、制作与管理的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级护理
  • 高级护理
  • 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和管理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的一门专业课程。 高级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医院中,护理人员按技术职务可分为初级技术职务:护士、护师;中级技术职务:主管护师;高级技术职务: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等三个层次。高级护理专业培养的便是护师。

汽车制造与维修
  • 汽车制造与维修
  • 培养专业特长明显,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责任心强,能在汽车制造、装配、调试、试验、质量控制、车身匹配、班组管理及技术管理等岗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计算机及应用的技术开发与推广能力的实用技术人才。

服装设计
  • 服装设计
  •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服装CAD、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排料与推板、服装立体裁剪、服装专业英语、时装画技法、时装画基础、服装配色与图案设计、专业实训等课程。服装设计专业培养从事服装制板、推板、生产、管理、经营等一线工作,能应用所学的服装知识,解决服装生产和管理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服装设计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服装市场信息的捕捉能力,服装制板、推板的技术能力,服装工艺流程的设计能力,组织生产的管理能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