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整理] 考纲通鉴 课标要求
u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u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u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u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u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考向指南 l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观察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 构是常考查的内容,多以填图分析题形式出现。 l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也是中考常考查的内容,多 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
考基要点
考点1 动物的运动方式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蚯蚓的蠕动、鱼的游泳、鸟和昆虫的飞行,哺乳动物的行走、奔跑、跳跃等。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这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关。
考点2 运动系统的组成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肌肉和骨骼构成。 2.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特点: 4 性和 5 性。 脱臼及急救。 解题警示 关节有些特点与牢固性相适应,有些与灵活性相适应,要通过特点功能把两方面的适应性分别记忆。
考点3 行为的概念和动物的社会行为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的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6 。 2.社会行为: 特点:同种个体按一定的组织形式聚在一起,个体间有明确的 7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意义: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信息交流方式:声音、动作、气味。
考点4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维持 8 、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繁殖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生物反应器的研发、仿生技术的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互动答案 1.关节面 2.关节囊 3.关节腔 4.牢固 5.灵活 6.行为 7.分工 8.生态平衡 发散思维
考点5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骨骼肌结构:中间为肌腹,两端为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2.人体内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使人体产生运动。 3.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一个准确的动作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
考点6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1.动物行为多种多样: 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2.从行为获得途径,动物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由动物体内遗传所决定的行为,叫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 而获得的行为,叫学习行为。 解题警示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要把握两者的区别。前者是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后者是在生活过程中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后天性行为。
点击名题
考题1 (2005·山东)生活在亚洲丛林中的鼯鼠在伸展四肢的时候,可以看到其身体两侧的皮肤延伸成飞膜。由此可推测鼯鼠的运动方式是( ) A.滑翔 B.奔跑 C.爬行 D.飞翔 [解析] 鼯鼠是一种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通常并不适合于飞行。但鼯鼠身体两侧的皮肤延伸成皮膜,所以可以推测它能滑翔,但不会是飞翔。 [答案] A
考题2 (2005·湖北荆州)在猪的关节结构中,能把相邻的两块骨牢固地联系起来的是( ) A.关节腔 B.关节囊 C.关节面 D.关节软骨 [解析] 关节的结构特点是牢固性和灵活性,关节软骨及滑液使关节灵活,关节头与关节窝的结构,关节囊及关节外的韧带使关节牢固。 [答案] B [点拨] 有关关节的内容,要把握识图以及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把握好这些内容,题目迎刃而解。 变式题1 关节囊把关节上相邻的几块骨牢固地联系起来,使关节具有了 性,关节软骨和滑液使关节具有了 性。
考题3 (2005·湖北宜昌)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了蛾蝶类害虫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 A.通讯 B.摄食 C.运动 D.产卵 [解析] 许多动物的个体之间都能进行通讯。蝶蛾类昆虫的雌虫通过分泌这种性外激素吸引雄虫,这是它们之间的一种通讯方式,用以交流信息。 [答案] A
考题4 (2005·湖北宜昌)宇航服的发明创意来自于( ) A.蜘蛛的结网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萤火虫的发光 D.长颈鹿的血液循环系统 [解析] 宇航服要解决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将血液正常输送到离心脏较远的下肢的问题,启发来自于长颈鹿怎样通过长颈将血液输送到头部。 [答案] D
考题5 (2005·重庆)小明做屈肘动作时,肌肉收缩情况是( )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解析] 骨骼肌在运动中存在协作关系,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肱舒张,肱三头肌收缩;自然下垂时,两肌群同时舒张;提重物时两肌群同时收缩。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