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科学》 (嘉兴卷)命题思路及导向
2023 年嘉兴市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 标准(2022年版)》及浙教版教材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彰显育人本质; 坚持面向全体立足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侧重知识为基、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 突出学以致用,凸显从自然、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和实践的课程理念; 努力体现22年版新课标理念,关注学科核心概念与必备技能考查的同时,强化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责任态度等核心素养的评价。
试题紧贴当前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热点,情境丰富、立意新颖、角度多元、 视野开阔。将测试目标置于合适的情景中,探索项目学习与工程实践,考查学生 基于真实情境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探究实 践,考查学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预测与评价、模型建构、迭代改进等能力; 以小切口将说理融入填空题、探究题和解答题,引入SOLO 评价,考察学生运用 所学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处理数据、建构解释、得出结论。试题具有 科学性、时代性、真实性、教育性、导向性,对落实新课标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一、凸显学科特色,落实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也是教育和评价的根本任 务和价值追求。试题中第16 题以玉兔二号月球车为切入点,展现我国航天技术 快速发展;第23题以航母上飞机电磁弹射起飞技术分析,了解中国科技的突飞 猛进;第29题以世界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高铁金塘海底隧道为素材,感受 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通过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视角看世界,关注我国重大科技进 展、关心时代和社会发展、感受祖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科学试题独特的育人功能,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二、基于课程标准,指向核心概念
试题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科学学科13个核心概念和4个跨学科概念,突出 初中科学教材主干知识,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凸显核心概念在真实情景中的应 用,加强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深度和灵活应用。重点考查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能的转化与守恒、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的相 互关系等。如第3题细胞学说、第14题功的判断、第20题摩擦力、第24题铁 粉和硫磺反应、第25题伏安法测电阻、第26题Ca(OH):溶液滴入到 FeCl₃ 溶液 反应、第33 题灭火器的制作等等都来自教材素材改编。全卷没有偏题怪题,难度合理。
三 、重视情境考查,强化问题解决
试题真实情境能够激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真实情境下 的问题解决也是推动科学素养落地的重要手段。试题中大量使用教材情境、生产 生活情境、自然现象情境、科技成果情境、项目学习情境、科学史等情境,考查 学生信息获取与分析、关联科学观念、建构科学模型、基于证据的反驳等能力。 试卷情景均充满时代性和生活气息,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体现科 学就在身边,也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学以致用等课程理念。 如第一题金汞齐提取黄金、第2题课堂实验电流表读数、第11题汽车材料减轻 自重、第19题器官移植、第26题课本实验改编、第29 题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 道、第32题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等。其中第31题以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为背 景,小切口设置关于疫苗接种率与患病情况的说理题,引入 SOLO 评价,考查学生基于证据和逻辑,反驳错误观念,阐明自己观点合理性的能力层次。
四 、秉持能力立意,推进素养落地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要素包 含四个方面: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试题重视考查科学核心素养。
(1)形成科学观念。科学观念是在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 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是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 试题中多处考查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状况。如第5题、第7题考查关于生物体的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第21 题以水的认识为例考查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 的理解;第31题通过人类发展历程的了解、第32题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考查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进化与适应的观念。
(2)发展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科学事物的本质属性、 内在规律及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试卷中试题本着促进学生对 科学中的基础理论、理想模型和经验事实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重视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精神,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如第8题通过双氧水 分解模型认识;第22 题酶催化脂肪分解的过程模型认识,考查学生对模型建构 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抓住事物的关键要素,加深对概念、过程和科学概念的理解, 形成系统思维;第27题投石器项目迭代、第28题实验装置的改进,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3) 落实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主要是指在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识、 解决科学问题,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工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 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试题命制时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第25 题 “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考查数据处理和多次实验的目的理解;第26 题“常见的碱”实验探究考查证据意识、针对现象解释;第27题“投石器探究” 考查了学生的提出问题、得出结论、项目迭代;第28 题“酵母菌无氧呼吸”考查了预测、实验改进等。
(4)树立正确的态度责任。命题时,注重通过试题让学生在认识科学本质 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树立正确的科学 态度与强烈的社会责任。如第16题以“玉兔二号月球车”为载体,结合热点, 让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让探究欲得到自然延伸;第18题“以射击远动 员备战亚运会”为主题,通过了解射击过程的科学原理,提升了学生对相关社会 热点的了解;第19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器官移植条例》”施行,引导学生遵 守法律和伦理道德、关心社会的责任感;第21 题“探索水的组成”为切入点, 感受到科学发展的曲折、漫长;第23题“航母电磁弹射”为例,通过对电磁弹 射原理的了解、电力储能系统功率计算等,厚植家国情怀;第32题“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主题,考查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五 、强化综合探究,落实项目学习
22 版新课标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和项目化学习是初中科学课程的主要特征 之一,也是高质量教育的内涵要求。试题在命制过程中加大了对综合性和项目化 学习的考查以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 化等跨学科概念。如第27题以开展“投石器项目化学习”探究为主题,探究影 响投石距离的相关因素,通过项目迭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工程 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第34题“多功能电饭煲”项目学习,以电饭煲方案 项目设计、方案迭代、通过计算电阻材料选择,考查了科学对技术的促进作用,技术的进步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系统与模型的关系,稳定与变化的科学观念。
本次试题结构、题型题量分布、以及考点内容分布等符合课程学业水平考 查要求。试题不仅注重核心概念和核心素养的考查,更强调通过评价引导教师转 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学习真实发生,从而实现素养立意、注重综合、加强实践,具有